本次A类题目中常识考点统计:
(一)聚焦时代脉搏:政治引领风向标,紧扣国家发展核心
前7题考查了政治常识,占常识判断题量的35%。考点聚焦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涉及文化、教育、经济、就业等关键领域,如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新质生产力、教育强国建设等。
(二)聚焦文化历史:底蕴深厚,诗词歌赋与古代智慧成亮点
人文、历史类常识涵盖了诗词中的季节描写、古代建筑与城市命名、古代工具用途以及西方艺术流派等内容。
(三)聚焦生活常识:“接地气”细节,生活智慧与科学素养并重
国家前沿科技项目,如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这“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生活中的科技常识,如饮酒对人体的影响、纺织布、锂电池、紫外线防护,虽然科技常识仅有3道题,但每道题的综合性强,涉及的考点较细。
展开剩余84%(四)聚焦自然与地理:自然现象与人文地理,探索未知与创新思维
地理常识知识涉及火山爆发、树木年轮、蜜蜂筑巢、蜘蛛结网等自然地理与生物现象,同时考查了省份别称这种人文地理常识,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素养,能够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
- 言语理解 -
本次考试言语部分考试总题量和往常保持一致,A、C、D、E类共30题,B类共计35题(含综合分析题)。
一、逻辑填空:语境分析为核心,成语辨析占比提升
一是语境辨析要求提高。多数题目需从整体上把握文段写作逻辑,以33题为例,“承载/延续/可能”需理解“文化记忆”与“精神命脉”的比喻关联入手解题。
二是文化常识渗透增强。比如34题“英歌舞”涉及非遗保护(“兼顾市场化与传统”)。
三是词义辨析侧重精细化考查。比如26题“烙印”强调深刻植入,“渗透”侧重渐进过程;32题“划算”突出经济成本,“现实”指可行性。
二、片段阅读:重点归纳题为重心,细节理解题需选项切入
本次考试重点归纳题是比较有难度的,部分题目文段难度较大,还有些题迷惑性强的选项较多,如38题与48题,38题属于文段重点容易找错,48题属于文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从文章话题上来讲,文化类内容较多,如43和45题话题分别为科幻文学和阅读,其他的还有艺术、文化等话题。
细节理解题较为常规,但也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的考法,如37题的提问方式略有不同(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是)不属于常规细节理解的提问方式,但是做题思路仍旧是细节理解。
三、语句表达:话题一致与逻辑衔接并重
整体难度适中。
四、综合分析:科普文阅读注重逻辑梳理
该部分难度简单,给出的材料本身话题贴合生活,清晰易懂,题目也较为简单,做题不需花太多时间,只要稍加浏览文段,基本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 数量关系 -
从题量上看,A类和B类都是10道题,前5道题即是其余类别数量分析的前5题,题目和顺序完全一样,题型分布与去年下半年的市属联考发生些许变化,B类数量关系由5道题变为10道题。
本次试题难度有所提升,主要体现在“难题巧解”。
题目本身虽具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技巧可循。例如数量关系的第一题,虽然问题比较刁钻,但用强化课所讲过的“特值法”设初速度为1,再结合匀加速公式即可计算出答案;A类第58题利用s、v、t的正反比关系便可求解答案;A类第60题虽然题干表述较为绕口,但能找到等量关系,便可使用方程法求解答案。
- 判断推理 -
整体难度处于中等水平,得分重难点集中在图形推理部分,具体考点分布如下:
图形推理:题量显著增加,难度梯度提升
本次考试图形推理部分题量较常规有所增加,在事业单位其他考试中该部分通常考查5题,而本次考查了10题。同时,题目难度显著提升,不仅平面类规律题目难度较大,还强化了对空间类规律(如六面体折叠、立体拼接)的考查。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题目所涉及的核心规律仍为我们课程重点强调的内容,例如黑白块的叠加运算、图形内部交点数的变化、黑白球的斜向移动等。
定义判断:题量减少,理解友好
定义判断部分题量由常规的10题减少至5题,其中包含2道单定义题和3道多定义题。在题量缩减的同时,难度也有所降低。题干定义要点清晰明确,理解难度较低,未出现需要专业知识储备或创新考法的题目,考生可通过常规关键词法快速解题。
类比推理:题量减少,更重常识
类比推理部分题量同样减少,从常规的10题减至5题。从考点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集合类关系和对应关系的考查。尽管题量减少,但题目加强了对常识储备的深度考查,对考生的常识储备有一定要求,例如考查载玻片放置材料的功能、债券的分类等内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常识知识的积累。此外,以往考试中常见的成语和诗词相关题目,在本次考试中并未出现。
逻辑判断:题量减少,难度中下
逻辑判断部分题量也由常规的10题减少为5题,具体包括3道削/弱加强型推理题、1道翻译推理题和1道智力推理题。其中,削弱/加强题型未涉及力度比较等难点考查,翻译推理仅考查常规逻辑关联词(如“如果...就...”“只有...才...”)的推理规则,智力推理也可通过基础方法快速破题。整体而言,题目难度处于中下水平,考生只要熟练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即可顺利作答。
- 资料分析 -
本次联考的考点考查较为全面,具体分布如下(以B、C、D、E类为例):
难度分析
从整体难度上来看,本次试题考点判断难度适中,计算精度要求适中,较以往市属联考而言,找数难度和题型识别难度均有下降,对于考生来说,本次考试资料分析板块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拿高分。而细看题目,多数题的表述和解题技巧均在刷题课和预测卷中出现过。
命题趋势
不难发现,本次联考资料分析整体难度不大,但对题型分析和计算技巧上有高要求,如果考生能够快速识别各类考点题型特征并熟练掌握相应的做题方法,那么资料分析这个板块将是你考场上的“定心丸”。越是简单的题目越考验一个人的基本功,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简单加减运算和直除正确率不高的考生,平时还应该在计算上多下苦功夫,把《资料分析速算60天》这本工具书用好,勤学苦练,夯实基础,通过反复的计算打磨突破计算瓶颈,实现“稳中求快”的答题效果!
发布于:重庆市汇盈配资-配资专业证券配资门户-天臣配资-股票配资的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